作者:佚名 来源于:学习力教育中心
利用建于河道内或岸边上的人工弯道所产生的横向环流 (见弯道环流) 减少入渠泥沙的有坝取水。适用于山区河流上以防止大粒径推移质为主的大中型工程。第一座人工弯道式取水枢纽于1939年建于苏联的费尔干盆地,故又称费尔干式取水。20世纪50年代在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开始修建后,经过不断地改进和完善,现已成为该地区主要灌溉取水型式之一。
人工弯道式取水通常由上、下游整治段、进水闸、冲沙闸、溢流堰或泄洪闸等组成(见图)。人工弯道式取水枢纽的布置特点, 是将进水闸大致正对水流方向布置在河流天然弯道或人工弯道的凹岸, 冲沙闸与进水闸中轴线成30°~35°夹角, 构成正面引水 ......
上一篇: 人工环流
下一篇: 人类活动水文效应
标签:
【相关文章】
1.全国体育先进县
2.传统打梭
1.龙舟竞渡
2.新中国成立后
1.新中国成立前
3.健康教育
2.农村改水改厕
1.群众性除害灭病卫生运动
6.麻风病防治
5.地方性氟中毒防治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固氮蓝藻
光谱分析法
钙镁磷肥
抽样分布
草木灰
薄层色谱法
比色分析法
包膜肥料
铵态氮肥
氨化作用
爱普斯坦,E.
氨挥发
氨基酸的测定
氨基酸分析仪
氨水
铵的粘土矿物固定作用
板栗施肥
金花菜
4.土壤盐渍化
水稻赤枯病
纵坑切梢小蠹
4.丘陵山区生态类型
李克琛
6.畜牧机械
系谱测定
(二)经济作物
三十六起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