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学习力教育中心
水域中一些浮游生物暴发性增殖或集聚引起水色变化、危害渔业的现象,主要发生在近海海域。又称红潮。赤潮实际上是各种色潮的统称。发生赤潮的水色依形成赤潮时占优势的浮游生物种类的颜色不同而变化。如夜光虫、中缢虫形成的赤潮呈粉红色,真甲藻和卡盾氏藻(Chattonella antiqua)形成的赤潮呈绿色。大多数甲藻大量繁殖时却呈褐色,硅藻形成的赤潮呈红褐色,蓝藻往往呈黄褐色。赤潮水常常带有粘性或腥臭味,故又称之为“臭水”、“厄水”。
简史 赤潮现象早在古代文献中就有记载。如《旧约·出埃及记》有“河里的水都变作血了,河里的鱼死了,河也腥臭了,……” 的描述。732年,日本记 ......
上一篇: 持续产量
下一篇: 传染性鱼病
标签:
【相关文章】
1.全国体育先进县
2.传统打梭
1.龙舟竞渡
2.新中国成立后
1.新中国成立前
3.健康教育
2.农村改水改厕
1.群众性除害灭病卫生运动
6.麻风病防治
5.地方性氟中毒防治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固氮蓝藻
光谱分析法
钙镁磷肥
抽样分布
草木灰
薄层色谱法
比色分析法
包膜肥料
铵态氮肥
氨化作用
爱普斯坦,E.
氨挥发
氨基酸的测定
氨基酸分析仪
氨水
铵的粘土矿物固定作用
板栗施肥
3.能源综合建设走向规模化
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
翼叶
4. 人口增长速度开始趋缓
调教
(六)矿产资源
(四)西海固农牧林区
4.加强科技扶贫
高度免疫血清
岩体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