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学习力教育中心
肠管嵌入(疝入)与腹腔相通的天然孔或破裂口所致的一种肠变位性疾病。使得肠腔闭塞,血液循环中断。又称肠嵌顿。以空肠或小结肠嵌入大网膜孔、腹股沟以至阴囊、肠系(间)膜破裂口、膈破裂口、胃脾韧带破裂口,以及腹壁疝环内多见。多发于马和猪。发病因素主要是奔跑、跳跃、难产或交配时腹内压急剧增大。临床表现剧烈腹痛、呕吐(猪)、肠音消失、排粪停止、胃积液和肠臌气、腹腔穿刺液混有血液、全身状态危重等症状。一般在12~48小时内死于心力衰竭和内毒素休克。剖检变化为箝闭的肠段膨胀, 呈暗红色或黑紫色,肠壁增厚,粘膜易剥脱,肠腔内充满血性液体。确诊依据直肠检查和剖 ......
上一篇: 肠扭转
下一篇: 肠套叠
标签:
【相关文章】
1.全国体育先进县
2.传统打梭
1.龙舟竞渡
2.新中国成立后
1.新中国成立前
3.健康教育
2.农村改水改厕
1.群众性除害灭病卫生运动
6.麻风病防治
5.地方性氟中毒防治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固氮蓝藻
光谱分析法
钙镁磷肥
抽样分布
草木灰
薄层色谱法
比色分析法
包膜肥料
铵态氮肥
氨化作用
爱普斯坦,E.
氨挥发
氨基酸的测定
氨基酸分析仪
氨水
铵的粘土矿物固定作用
板栗施肥
2.培育品种
水利工程运用标准
樟树
犬腧穴
拖拉机牵引性能
交换性吸附
硫氰酸酯作用机制
(一)新中国成立前
甲氰菊酯
石楠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