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学习力教育中心
由稻尾孢菌侵染,为害水稻地上部分的一种真菌病害。又名稻窄条斑病。
分布为害 1900年首先发现于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1906年在北美,1910年在日本先后有记载。世界各地除欧洲外均有发生,1933~1954年在苏里曼造成的损失达40%。中国主要发生于长江流域、华南及台湾省等主要稻区,一般减产5%,严重的达10%。为害叶、叶鞘、穗和颖壳。秧田后期开始至出穗期均可发病,以抽穗后蔓延为甚。病叶初呈油渍状圆形斑点,后扩大成细短线状红褐色病斑,与叶脉平行,长2~10毫米,宽1毫米。抗病品种上病斑窄、短,深褐色;感病品种上宽、长呈淡褐色。水稻生长后期,常出现大量病斑,叶鞘上部多个病斑愈 ......
上一篇: 稻曲病
下一篇: 稻瘟病
标签:
【相关文章】
1.全国体育先进县
2.传统打梭
1.龙舟竞渡
2.新中国成立后
1.新中国成立前
3.健康教育
2.农村改水改厕
1.群众性除害灭病卫生运动
6.麻风病防治
5.地方性氟中毒防治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固氮蓝藻
光谱分析法
钙镁磷肥
抽样分布
草木灰
薄层色谱法
比色分析法
包膜肥料
铵态氮肥
氨化作用
爱普斯坦,E.
氨挥发
氨基酸的测定
氨基酸分析仪
氨水
铵的粘土矿物固定作用
板栗施肥
(二)引水工程
高空天气图
(二) 淡水捕捞业
(二)品种更新
二、引用良种
三门峡水利枢纽
农田蜘蛛
仔、稚鱼
果树保护地栽培
27.甘肃省城市建筑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