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学习力教育中心
由病毒为害水稻而引起的一类系统性侵染病害。
简史 1895年高田(K.Takata)首先报道了叶蝉与水稻矮缩病发病的关系,1917年日本发生水稻条纹叶枯病,20世纪50年代以后陆续发现和描述了水稻黑条矮缩病、水稻白叶病等13种病毒病。1983年姆尔来斯(F.J.Morales)和尼森(A.I.Niessen)分离到这种病毒; 1963年洛斯班诺斯在菲律宾发现水稻东格鲁病,1964年阿伦、1965年里维拉(C.T.Rivera)与欧世璜作了描述,现已查明是由两种完全不同病毒的复合侵染或单独侵染所致,包括1859年于印度尼西亚发现的矮病(mentek),1938年在马来西亚发现的红病(penyakit merah),1941年在菲律宾报道的矮病,1964年在泰国报道的黄橙叶病,1973年在日本报 ......
上一篇: 水稻矮缩病
下一篇: 水稻病害
标签:
【相关文章】
1.全国体育先进县
2.传统打梭
1.龙舟竞渡
2.新中国成立后
1.新中国成立前
3.健康教育
2.农村改水改厕
1.群众性除害灭病卫生运动
6.麻风病防治
5.地方性氟中毒防治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固氮蓝藻
光谱分析法
钙镁磷肥
抽样分布
草木灰
薄层色谱法
比色分析法
包膜肥料
铵态氮肥
氨化作用
爱普斯坦,E.
氨挥发
氨基酸的测定
氨基酸分析仪
氨水
铵的粘土矿物固定作用
板栗施肥
营养诊断
(二)渔场
(四)水库、塘坝灌溉
(二)水资源短缺并污染严重
聚集度原理
(二)大跃进与经济调整阶段
青贮塔装卸机械
地下水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五、国营蚕种场
(三) 探索科技成果进入市场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