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学习力教育中心
由黑粉菌引起,为害粟穗部的一类真菌病害。
种类和分布 中国已报道的粟黑穗病有粟腥黑穗病、粟粒黑穗病和粟黑粉病等。
粟腥黑穗病 1947年秋俞大绂、娄隆后在北京首次发现,经研究明确其病原菌与凌立在1945年报道的金狗尾草(Setaria lutescens)上的一种新的黑穗病菌Tilletia setariae Ling相同,但俞大绂将此菌从腥黑粉菌属移入尾孢黑粉菌属,将其学名改为Neovossiasetariae (Ling) Yu et Lou,称此病为粟墨黑粉病。在中国,仅在河北、辽宁、吉林、山东和四川发现有此病。本病菌只侵染粟穗的个别子房,孢子堆藏在子房的外皮内,因此病株穗部少数子房受害外,其它任何部分均不表现症状,病株的高度、颜色、穗 ......
上一篇: 粟病害
下一篇: 孙守恭
标签:
【相关文章】
1.全国体育先进县
2.传统打梭
1.龙舟竞渡
2.新中国成立后
1.新中国成立前
3.健康教育
2.农村改水改厕
1.群众性除害灭病卫生运动
6.麻风病防治
5.地方性氟中毒防治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固氮蓝藻
光谱分析法
钙镁磷肥
抽样分布
草木灰
薄层色谱法
比色分析法
包膜肥料
铵态氮肥
氨化作用
爱普斯坦,E.
氨挥发
氨基酸的测定
氨基酸分析仪
氨水
铵的粘土矿物固定作用
板栗施肥
1.防治工业污染有很大进展
石灰石粉
(一)起步阶段
1.支持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
(一)农业
2.甜菜
(二)综合开发利用资源
(四)耕地锐减且土壤质量较差
(一)行政管理队伍
牡蛎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