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学习力教育中心
能调节自身生长发育及变态过程的昆虫激素,保幼激素的主要作用是抑制未成龄的幼虫变态,保持昆虫幼年期特征,使蜕皮后仍为幼虫。
简史 1936年,英国人威格尔斯沃思(V. B.Wigglesworth)将吸血蝽(Rhodnius prolixus)4龄若虫咽侧体植入取食一天的5龄若虫腹部,5龄若虫不能羽化为成虫,而超龄蜕皮为“6龄”若虫。这种试验首次证实,昆虫的蜕皮和变态受咽侧体分泌的保幼激素调节。1956年,美国的威廉斯(C.M.Williams)发现,惜古比天蚕蛾(Hyalophora cecropia)雄蛾腹部富含保幼激素,经乙醚提取获得了有保幼激素活性的油状物,并研究了它的化学和生物活性,提出用保幼激素作“第3代”杀虫剂的设想。1961年,施米莱 ......
上一篇: 喹硫磷
下一篇: 昆虫病毒杀虫机制
标签:
【相关文章】
1.全国体育先进县
2.传统打梭
1.龙舟竞渡
2.新中国成立后
1.新中国成立前
3.健康教育
2.农村改水改厕
1.群众性除害灭病卫生运动
6.麻风病防治
5.地方性氟中毒防治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固氮蓝藻
光谱分析法
钙镁磷肥
抽样分布
草木灰
薄层色谱法
比色分析法
包膜肥料
铵态氮肥
氨化作用
爱普斯坦,E.
氨挥发
氨基酸的测定
氨基酸分析仪
氨水
铵的粘土矿物固定作用
板栗施肥
1.营养盐种类及其分布规律
(二) 特点
刺楸
苏联农业集体化
鱼类青饲料
蜂蜜加工
有机汞杀菌剂
化肥管理
(三)畜牧业逐步转向商品化阶段
惠利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