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学习力教育中心
安徽地主阶级和统治者对农民的盘剥形式主要有:
1.租佃制。租佃制是安徽地主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1930—1936年,安徽贫雇农一般占到60%~70%左右。租佃前,地主一般都要求与佃农订立书面契约。除正租外,佃农租佃时还须向地主交纳押金,如果佃农欠交正租,地主就在押金中扣除。押金不计息,退佃时归还佃农。租佃期限有三种:①不定期租佃。如果佃农不按契约行事,地主可随时将田地收回另租。②定期租佃。租约中规定期限,少则2~3年,多则3~5年。③永佃制。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后,因土地荒芜影响了统治阶级的税赋收入,清政府一度鼓励招徕客民承佃垦耕。据1904年统计,全省客民达165万 ......
上一篇: (一)土地占有
下一篇: (三)近代农村商品生产
标签:
【相关文章】
1.全国体育先进县
2.传统打梭
1.龙舟竞渡
2.新中国成立后
1.新中国成立前
3.健康教育
2.农村改水改厕
1.群众性除害灭病卫生运动
6.麻风病防治
5.地方性氟中毒防治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固氮蓝藻
光谱分析法
钙镁磷肥
抽样分布
草木灰
薄层色谱法
比色分析法
包膜肥料
铵态氮肥
氨化作用
爱普斯坦,E.
氨挥发
氨基酸的测定
氨基酸分析仪
氨水
铵的粘土矿物固定作用
板栗施肥
核果流胶病
松大蚜
阴阳盛衰
3.日伪统治时期
(一)农村卫生组织建设
肺之俞
福隆堤
耘荡
心与小肠病辨证
滇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