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学习力教育中心
1953年,河南省根据《全国农村发展纲要草案》对卫生工作提出的原则要求,制定了消灭和控制疾病的规划,抽调大批卫生技术人员,组成伏牛山区、大别山区、太行山区防治队,深入山区、农村,大力开展传染病、地方病和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50年代末,全省就已消灭了天花,基本消灭了黑热病,治愈地方性甲状腺患者73万多人,有效地保护了广大农民的健康,支援了农业生产。同时,在农村兴办了一批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了保护妇女儿童、普及和推广新法接生工作,全省农村新法接生率达到40%~50%。到1965年,全省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76万多个,病床4.6万多张,各类卫生人员11.2万多人, ......
上一篇: (一)奠定基础阶段
下一篇: (三)遭受损失阶段
标签:
【相关文章】
1.全国体育先进县
2.传统打梭
1.龙舟竞渡
2.新中国成立后
1.新中国成立前
3.健康教育
2.农村改水改厕
1.群众性除害灭病卫生运动
6.麻风病防治
5.地方性氟中毒防治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固氮蓝藻
光谱分析法
钙镁磷肥
抽样分布
草木灰
薄层色谱法
比色分析法
包膜肥料
铵态氮肥
氨化作用
爱普斯坦,E.
氨挥发
氨基酸的测定
氨基酸分析仪
氨水
铵的粘土矿物固定作用
板栗施肥
1.统购体制
乌筋
水利调查
黄淮海平原农业气候资源利用
(二)农村经济水平
世界主要植物病理学期刊
(一)在发展中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壮大
(一)劳动力结构
2.丘陵干草原类
农业技术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