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学习力教育中心
省内有关院校及农村能源科技工作者推出一批实用技术。从1982年开始试点示范,1983年开始按县区分期、分批进行节柴省煤改炕改灶工作。经6年时间,90%以上农户用上了新式炕灶,灶的热效率由10%提高到18%,炕灶综合热效率达到40%,比旧式炕灶节柴1/3,全省炕灶综合热效率提高5%,形成年400万吨节柴能力,相当于200万吨标准煤。但由于当时均是采用手工砌筑,主要部件没有采用商品化的产品。通过几年使用后热效率均有所下降。“七五”初期,工程技术人员对炕灶结构技术进行了改造。于1987年研制出“高效预制组装架空炕连灶”(以下简称“吊炕”),使灶热效率提高到26%,炕灶综合热效率达到70%以 ......
上一篇: (三)能源综合建设时期
下一篇: 2.用试点县的经验推动农村能源建设
标签:
【相关文章】
1.全国体育先进县
2.传统打梭
1.龙舟竞渡
2.新中国成立后
1.新中国成立前
3.健康教育
2.农村改水改厕
1.群众性除害灭病卫生运动
6.麻风病防治
5.地方性氟中毒防治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固氮蓝藻
光谱分析法
钙镁磷肥
抽样分布
草木灰
薄层色谱法
比色分析法
包膜肥料
铵态氮肥
氨化作用
爱普斯坦,E.
氨挥发
氨基酸的测定
氨基酸分析仪
氨水
铵的粘土矿物固定作用
板栗施肥
刺槐
航道及港口工程
(四)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治
(一)省级小康进程
建昌鸭
嵌砂样病毒科
(一) 经济恢复时期
游乐性渔业
(一)益兽
(二)1954—1958年的农村基层政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