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学习力教育中心
从1950年开始研究柞蚕微粒子病的发病规律,60—70年代研究提出一整套预防措施在全省推广,到80年代初发病率由1950年的34.3%下降到5%以下。从50年代初开始研究柞蚕核型多角体病,到1980年查明了病原,判明了传染规律,研究出在柞蚕卵面消毒防病的方法,使发病率由30%左右下降到7.5%,该项成果获农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63年开始研究柞蚕空胴病,1978—1979年在世界首次发现一个新的病原菌,被命名为柞蚕链球菌,这种新型病害被命名为柞蚕空胴病,并研究提出卵面消毒的办法控制了空胴病的发生,此成果获国家发明三等奖。1962年开始研究柞蚕饰腹寄蝇,1963年研制出灭蚕蝇1号 ......
上一篇: 1.柞蚕育种
下一篇: 3.柞蚕保种、制种与放养
标签:
【相关文章】
1.全国体育先进县
2.传统打梭
1.龙舟竞渡
2.新中国成立后
1.新中国成立前
3.健康教育
2.农村改水改厕
1.群众性除害灭病卫生运动
6.麻风病防治
5.地方性氟中毒防治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固氮蓝藻
光谱分析法
钙镁磷肥
抽样分布
草木灰
薄层色谱法
比色分析法
包膜肥料
铵态氮肥
氨化作用
爱普斯坦,E.
氨挥发
氨基酸的测定
氨基酸分析仪
氨水
铵的粘土矿物固定作用
板栗施肥
鱼粉加工设备
2.家庭经营收入
(九)民族风情
(四)黑龙江水利专科学校
(三) 电力管理沿革
分子遗传学
气力运输机
(四)发展新时期
藏鸡
捻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