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学习力教育中心
1980年林业部批准的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为以红松为主的寒温带针阔混交林。地点位于小兴安岭面坡伊春市带岭区的中心。地理位置东经128°53′20″与北纬47°10′50″之间,面积6 394公顷, 其中红松林面积占80%, 林木蓄积量100万立方米。保护区内既有未采伐过的原始林相, 也有经过采伐或火烧后发生演替的次生林相, 具有森林发生、演变的各个阶段, 同时又有人工营造的红松、云杉、樟子松及各种形式的混交林。全区森林覆被率达95.9%。有红松、胡桃楸、榆树等树种428种,蕨类92种。野生动物有马鹿、驼鹿、猞猁、狍子、野猪等兽类50种; 有白鹳、黑鹳、金雕等鸟类127种; 各种昆虫489种。保护 ......
上一篇: (三)镜泊湖自然保护区
下一篇: (五)七星砬子自然保护区
标签:
【相关文章】
1.全国体育先进县
2.传统打梭
1.龙舟竞渡
2.新中国成立后
1.新中国成立前
3.健康教育
2.农村改水改厕
1.群众性除害灭病卫生运动
6.麻风病防治
5.地方性氟中毒防治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固氮蓝藻
光谱分析法
钙镁磷肥
抽样分布
草木灰
薄层色谱法
比色分析法
包膜肥料
铵态氮肥
氨化作用
爱普斯坦,E.
氨挥发
氨基酸的测定
氨基酸分析仪
氨水
铵的粘土矿物固定作用
板栗施肥
氯氰菊酯
1.将粮食统购改为合同定购
野桑蚕
(四)农用工业
6. “五五” 时期
无机营养
13.农田草害
(一)农业人口比重
数量成熟
2.非耕地资源利用程度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