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学习力教育中心
凡5~10月出现连续3个月的总雨量小于230毫米、连续5个月总雨量不足450毫米的年份为大旱年。1873—1997年共出现过18年, 平均7年1遇。80年代以来, 大旱年较少出现, 至1997年出现过两次。
1.伏旱。盛夏季节晴热少雨, 只要半个月不下透雨, 就有旱情露头。多数年份出现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的 “三伏” 期。1874—1997年间伏旱期在30天以上的共有45年, 平均3年1遇: 长达40天以上的有16年, 平均8年一遇。1967年7月23日~9月9日49天滴雨未下, 是上海近百余年来夏季连续无降水日数最长的一年。
伏旱期出现的早晚和长短, 与梅雨期雨量和出梅早晚有关, 梅雨期短或出梅早, 一般伏旱开始早, 旱期长。与秋 ......
上一篇: (一) 雨涝
下一篇: (三) 低温冷害
标签:
【相关文章】
1.全国体育先进县
2.传统打梭
1.龙舟竞渡
2.新中国成立后
1.新中国成立前
3.健康教育
2.农村改水改厕
1.群众性除害灭病卫生运动
6.麻风病防治
5.地方性氟中毒防治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固氮蓝藻
光谱分析法
钙镁磷肥
抽样分布
草木灰
薄层色谱法
比色分析法
包膜肥料
铵态氮肥
氨化作用
爱普斯坦,E.
氨挥发
氨基酸的测定
氨基酸分析仪
氨水
铵的粘土矿物固定作用
板栗施肥
(三)畜牧业技术研究
肛周瘘和窦
6-硫代鸟嘌呤制剂
选茧
(三)国营、供销合作商业的频繁更动与调整
禾本科
卞宝起卧入手论
农业界限温度
理查兹方程
蛋白质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