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学习力教育中心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发展林木良种,除继续推广建国前即已引种成功的刺槐、黑松、日本落叶松、赤杨、法桐、雪松、紫穗槐和加杨、美杨外,50年代曾从省外引进大量树种,以解决种源不足。但由于没有经过引种驯化试验,大都失败;只有蒙古栎、水曲柳、红松、樟子松、新疆杨、华山松、新疆核桃、水杉、刺杉、乌桕、毛竹和茶等,在泰山、鲁南、胶东等小地形里少量正常生长发育。
60年代,接受盲目引种的教训,开始强调挖掘乡土树种资源,重点发展了毛白杨、白榆、楸树等。胶东开始大量引种白榆,重点推广了毛白杨嫁接技术。
1966—1972年,在“解放思想,破除迷信”的思想指导下,又开展 ......
上一篇: (二)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发展
下一篇: (二)林木良种基地建设
标签:
【相关文章】
1.全国体育先进县
2.传统打梭
1.龙舟竞渡
2.新中国成立后
1.新中国成立前
3.健康教育
2.农村改水改厕
1.群众性除害灭病卫生运动
6.麻风病防治
5.地方性氟中毒防治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固氮蓝藻
光谱分析法
钙镁磷肥
抽样分布
草木灰
薄层色谱法
比色分析法
包膜肥料
铵态氮肥
氨化作用
爱普斯坦,E.
氨挥发
氨基酸的测定
氨基酸分析仪
氨水
铵的粘土矿物固定作用
板栗施肥
蚕室
轴带发电恒速齿轮装置
粘结田改良
农田基本建设
土壤机械性能测定仪器
蜜蜂营养物
莫洛作夫, Γ.Ф.
(四)持续增长阶段
梨
南美大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