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学习力教育中心
甘肃大地构造和地形、气候条件的复杂性,决定了地下水的形成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带性。按自然单元可分为5个不同的水文地质区:
(1) 北山地区。受极干旱气候条件制约,该区荒漠化现象普遍,除短暂的洪流外,无长年地表径流。由降水和洪水渗入形成的地下水,由于补给量所限,水量贫乏,单井出水量不足50立方米/日,特别马鬃山以北地区,地下水源极少,且矿化度多大于5克/升,人畜用水十分困难。
(2) 走廊平原区。系夹在祁连山与北山之间的山前倾斜平原, 地下水主要来自南部祁连山出山河流的入渗补给。从地表到200—300米范围内的浅层含水层,是走廊各盆地地下水主要的赋存层位。南部山前 ......
上一篇: 1.地下水资源贮存量
下一篇: 3.地下水资源的分布特点
标签:
【相关文章】
1.全国体育先进县
2.传统打梭
1.龙舟竞渡
2.新中国成立后
1.新中国成立前
3.健康教育
2.农村改水改厕
1.群众性除害灭病卫生运动
6.麻风病防治
5.地方性氟中毒防治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固氮蓝藻
光谱分析法
钙镁磷肥
抽样分布
草木灰
薄层色谱法
比色分析法
包膜肥料
铵态氮肥
氨化作用
爱普斯坦,E.
氨挥发
氨基酸的测定
氨基酸分析仪
氨水
铵的粘土矿物固定作用
板栗施肥
柔鱼钓渔业
砂砾料调查
4.土地利用不尽合理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
计算机辅助试验
(四) 综合评价及应用
(一)发展历程
丝胶
(四)90年代
29.乡镇工业设计院
办公室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