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学习力教育中心
全省1949年养牛128.76万头。50年代中期发展较快,1957年达200.57万头。1962年降至145.91万头。1966年恢复到197.52万头,此后随着机械化作业量的扩大而发展缓滞,1970年为208.59万头,1979年为210.59万头。农村实行大包干生产责任制后,开始快速增长,1980年222.54万头,1990年达337.85万头。居全国第15位。1992年为342.43万头。见表4-5-1。
历史上甘肃农民养牛,主要是使役积肥,政府长期实行保护耕牛政策不准任意宰杀,牧区牛虽为自食和出售,出栏也有限制,一般大牲畜的年淘汰数量,在5%左右,因而,改革开放以前,全省牛出栏率一直很低,1955年前,全省每年出栏肉牛仅万余头,1962—1965年为1.0万—2.0万头,出栏 ......
上一篇: 3.骡及骡产品
下一篇: 5.驼及驼产品
标签:
【相关文章】
1.全国体育先进县
2.传统打梭
1.龙舟竞渡
2.新中国成立后
1.新中国成立前
3.健康教育
2.农村改水改厕
1.群众性除害灭病卫生运动
6.麻风病防治
5.地方性氟中毒防治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固氮蓝藻
光谱分析法
钙镁磷肥
抽样分布
草木灰
薄层色谱法
比色分析法
包膜肥料
铵态氮肥
氨化作用
爱普斯坦,E.
氨挥发
氨基酸的测定
氨基酸分析仪
氨水
铵的粘土矿物固定作用
板栗施肥
樯张网捕鱼
(二)上杭萝卜干
定植
农田辐射平衡
(二)集体统一核算分配
黄褐天幕毛虫
似细颈线虫病
鸊鷉目
(二)渔港监督
稻草还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