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学习力教育中心
位于今陕西渭北平原上的古代著名灌溉工程。 始建于西汉中期, 是今渭惠渠前身。 当年渠首位于郿县(今眉县东北)东北, 引渭水, 东北流, 下经武功(今眉县东40里), 槐里(今兴平县东南), 至上林苑(今咸阳市及户县、 周至县一带)入蒙茏渠。 曹魏青龙元年(233年)干渠上游向西延伸至陈仓(今宝鸡市东),并增辟千水作为水源。 下游自今兴平县北向东延伸, 至今咸阳市以东回入渭水。 灌溉面积扩展到2000余顷。 西魏大统十三年(547年)曾进行整修,并建成六门堰蓄水。 成国渠与六门堰相联,唐代俗称渭白渠,灌溉面积多达2万多顷。 渭白渠和泾白渠一起, 由京兆尹(京城行政首长)直接领导,并曾多次大 ......
上一篇: 陈仪
下一篇: 成井工艺
标签:
【相关文章】
1.全国体育先进县
2.传统打梭
1.龙舟竞渡
2.新中国成立后
1.新中国成立前
3.健康教育
2.农村改水改厕
1.群众性除害灭病卫生运动
6.麻风病防治
5.地方性氟中毒防治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固氮蓝藻
光谱分析法
钙镁磷肥
抽样分布
草木灰
薄层色谱法
比色分析法
包膜肥料
铵态氮肥
氨化作用
爱普斯坦,E.
氨挥发
氨基酸的测定
氨基酸分析仪
氨水
铵的粘土矿物固定作用
板栗施肥
果子蔓
燃油油耗仪
(十二)滨海盐土
森林红外遥感
四、调整时期
4.降水日数与降水强度
(四)保卫改革开放
(一)商品粮基地建设
(四)骨干排水除涝河道治理
(一)基本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