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学习力教育中心
羊囊尾蚴寄生于绵羊、山羊的心肌、膈肌或咬肌、舌肌等处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病原体属圆叶目、带科、带属的羊带绦虫(Taenia ovis)幼虫——羊囊尾蚴(Cysticercus ovis),颇似猪囊尾蚴,卵圆形, 有4~9毫米长, 囊内充满透明液体, 囊壁一端有一凹入囊内的头节。其成虫羊带绦虫寄生于犬、狼等动物的小肠内,呈乳白色, 体长45~100毫米, 头节上有顶突和吸盘并有小钩。羊囊尾蚴被犬、狼等动物吞食后,在小肠内约经7周变为成虫。孕节随粪便排出,被羊吞食后,六钩蚴于小肠经血流到达肌肉,约需2~3个月发育为羊囊尾蚴。对羔羊有一定的危害,甚至引起死亡。但不感染人。预防措施包括对犬进行 ......
上一篇: 羊链球菌病
下一篇: 羊脑脊髓丝虫病
标签:
【相关文章】
1.全国体育先进县
2.传统打梭
1.龙舟竞渡
2.新中国成立后
1.新中国成立前
3.健康教育
2.农村改水改厕
1.群众性除害灭病卫生运动
6.麻风病防治
5.地方性氟中毒防治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固氮蓝藻
光谱分析法
钙镁磷肥
抽样分布
草木灰
薄层色谱法
比色分析法
包膜肥料
铵态氮肥
氨化作用
爱普斯坦,E.
氨挥发
氨基酸的测定
氨基酸分析仪
氨水
铵的粘土矿物固定作用
板栗施肥
土壤氯
(二)海岛开发
1.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冷蒿
(三) 全面实施阶段
(二)文明村镇示范点创建活动
(二)培养造就星火带头人和企业家队伍
1.网路设备
(三)基本经验
(二)主要经验